找到相关内容637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缘起论之教育意义

    佛就叫这定律为“缘起”。  缘起的人生宇宙,是一个处处的关系之网。如像花园里的一棵树,要靠种子水分土壤种种因缘,才能够生起存在,这叫“缘起”。其实生长这棵树的种子水土等“因缘”,本身还是要靠别的...关涉一切万有。万物助长于一物,一物又可以到万物,宇宙万有,就是这么样一个互相的关系之网。  又如一个人的生存,小时要靠父母的养育,长大了要受学校的教育,还要靠朋友的帮助;衣食住行一切生活物资,...

    张跃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4245934.html
  • 布施概念的变迁(四)

    他人的,则它也成为促成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的基础,更进而也成为设定自己在社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  15. <功德品第三>,罗什译作<塔品第三>,又玄奘译作<第四分供养窣堵波品>。在此把般若波罗蜜多与对佛塔的供养和功德起来说。也提及般若波罗蜜多和其他波罗蜜多的关系,并说到现世利益。  16....

    白石凌海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1147442.html
  • 吴汝钧著: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(2)

    堕坠三途,沈回无已”。这心是平凡的一念心,是未有经过种种修行陶治的心念,故常是染污的,故称一念或心,与无明在一起。它的生起,以至于现起现实世间的种种物事,必在现实上有一站立点,而这一点立点必于百界...的飘忽无定、虚空无体的性格。它不知是如何生起,或者说,它的生起,没有一个理性的理由,而是常与无明在一起;生起后,其活动亦无定向,但现实世间的种种事务,便宛然地因它而生起。我们对这些事象,可有种种...

    吴汝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5847620.html
  • 林葬----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一(三)

    注193)  上文云:“至相寺北岩之前,三碑峙立”,所谓的是裴玄证撰文的,和三个塔碑。(注194)在裴玄证之后,一直到唐代宗大历年间,裴氏家族都和三阶教有密切的。贞观年间,裴玄智掌理三阶教寺院...虽然从中,看不出他和三阶教有直接的,不过,冢本善隆从他出身自三阶教信徒的河东裴氏的家族、和三阶教发源地相州的地缘关系,以及他生平盛修经像的行为----这也是三阶教义所重视的,推断他和三阶教有所。...

    刘淑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3348104.html
  • 空行母”的内意

    凸显出空行母对瑜伽行者「启发、导引、改变心智状态」的作用。「透过与空行母的接触,直觉的能力得以开展,并显现内观;若缺乏了空行母能量的活化,修行将会是平板而智识化的。」  因为「空行母直接以生活经验...缺乏与空行母的,无法了解其超越二元对立的象征语言,那洛巴仍是以『自我』来行事,」也就一直无法亲见上师,而陷入世俗二元概念的幻境之中,最后那洛巴放弃掉对自我的执着,向虚空恳切地祈请后,方得才亲见上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5249433.html
  • 从“十重唯识观”论华严宗与唯识思想的交涉

    华严宗贤首法藏的心识思想之解读,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课题。因为其中涉及了经典翻译,印度唯识学之发展,无著与世亲思想性质之定位,唯识与如来藏思想之,真谛及玄奘所传唯识学的异同,摄地论师的传承,《大乘起信...繁琐复杂的文献学研究里,而是希望透过对华严法藏十重唯识观的研究,追溯作为其渊源的唯识思想与如来藏思想彼此的,厘清心识思想在中国佛教开展的线索与对华严法藏的影响,并藉由比较法藏十重唯识观与窥基五重...

    郭朝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2852286.html
  • 脱离业报及轮回的实际方法

    取去植物的生命也会有果报,但藉着奉献食物给奎师那的程序,也就消除了果报,因为奎师那说:他会接纳素菜的奉献。一个人也应放弃麻醉品,包括咖啡、茶酒和烟草。沉溺于麻醉品中,即是说与愚昧型态紧密。一个人在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50653446.html
  • 从西藏佛教谈身心康复的理念

      从西藏佛教谈身心康复的理念   遍德法师/开示   一.什麼是治愈(Healing)   我们说「治愈」意味著什麼呢?是治愈肉身,治愈心理,还是两者兼具?身和心有什麼呢?   很多现代的治疗方法认为,把眼前身体的毛病治好,就是成功的治疗。不管是癌症、爱滋病、慢性疲乏症或其他的病症,如果患者不能从现有的疾病中康复,或是好了一个病,却引发另一种病,就认为是治疗失败。   ...

    遍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81453594.html
  • 慈悲——菩萨的心愿

    摩擦中拯救出来的能力亦是不容置疑的。  因此佛法的修习必须认真而虔诚,它在形成人生的样子中扮演关键性的重要角色,不单是今生,在未来生中亦是如此。如果一个人想要暂时的,以及究竟的幸福,无可相比而且仅有的就是佛法的修习。能觉及所觉之概念自无始以来即存在,而它也是执著的一种,无始以来,我们的痛苦即是在轮回中打转。在过去、现在及未来中,心的变化多端(游戏一般),但如要找心的本质,则不能指出它的颜色、形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2453836.html
  • 部派佛教对知识论的探讨

    种样态   知识是认知主体以某种特定的样式关联到对象的结果。而知识的形式必须依待一主观的认知条件,然后对客观世界的内容有所知觉。 小乘佛教在探讨认识主体以何样态到对象来成立知识方面,主要有两大...认识论上有其特殊的意义,因为到外在世界是否客观存在,心缘外境究是同时或异时的因果关系,抑是直接或间接地把捉外境等认知问题。   5.1 心识直接认知外境   有部的四缘说颇为透辟地析述佛教的缘起...

    陈雁姿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222755335.html